2025年9月26日,由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与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十朋人资团队联合主办,东软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科技园共同协办,中荷人寿提供支持的“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论坛暨《大连市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白皮书》发布会”在东软河口软件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软件行业在数字经济新阶段的人力资源合规挑战,吸引了近200位软件企业HR、法务代表、行业专家及律师同仁参与,共同探讨代码与规则交融下的用工管理新路径。
本次论坛由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实习人员韩慧主持。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秦健、东软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兼大连分部部长潘月分别发表致辞,对到场的嘉宾和朋友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高度肯定了《大连市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白皮书》对软件行业合规建设的指导价值。随后,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辽宁省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宁律师在现场隆重发布了《大连市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白皮书》,该白皮书从软件行业态势、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多个维度,呈现一套以劳动法为视角的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瓦房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吴晓佳律师以《劳务外包用工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法律区别与实务风险。她通过多个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假外包、真派遣”的司法认定标准,指出企业在管理权限、费用结算、员工身份确认等方面的常见误区,吴律师建议企业应严格区分外包与派遣的管理边界,避免在争议中被认定为直接用工或劳务派遣的法律关系。
近年来,人员优化一直是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张欣慰律师以《审视与重塑——组织变革及人员优化的整体策略及行动指南》为题,深入解析了企业在合法合规推进人员优化的关键要点。张律师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为基础详尽分析了WFR(Work Force Reduction)流程中的法律依据、裁判口径与实务难点。同时,张律师还从如何顺利推进离职沟通的视角,提出了企业与员工一对一沟通的3C原则框架,助力企业在变革中兼顾法律合规与人文关怀,实现平稳过渡。
公开裁判文书的统计数据显示,用人单位直接起诉员工索赔的胜诉率不足10%,其核心难点在于法律关系特殊、经营风险归属以及技术事实难以举证。在本次论坛活动中,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沙河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朱晓晨律师聚焦《软件行业员工致损的索赔与追偿实务》,就企业如何就员工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合法有效追偿这一难点问题进行了全新解读和深度剖析,通过多个技术类纠纷案例,如程序员删除代码、项目总监延误工期等,分析了法院在认定“故意或重大过失”时的审慎态度,并建议企业从书面合规、流程管理、技术语言转化、多元维权途径等多方面构建全方位风控体系。
针对IT行业项目周期波动性强、人员调配频繁的特点,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沙河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孙莹律师以《当代码遇见规则:出项员工合规管理要诀》为题,围绕IT人力外包模式下员工“出项闲置”问题所引发的管理挑战与法律风险提出管理建议。孙律师分析了员工出项后的常见诉求与企业应对策略,包括工作安排、待岗管理、被迫解除等场景下的法律风险与成本控制要点,最后,孙律师提醒企业应在合法框架内灵活运用面试安排、异地机会、协议约定等方式避免因管理僵化引发劳动争议。
为精准应对劳动争议领域新规出台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挑战,压轴出场的陈宁律师为在场的HR带来了《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对软件行业的八大影响及应对》的主题分享,陈宁律师紧密结合软件行业技术更新快、用工形式灵活、核心资产无形化等特点,深入剖析了混同用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竞业限制等核心专题,为企业应对新法环境下的用工管理提供了宝贵思路。
作为全国软件产业重点城市,大连拥有超3000家软件企业、20余万从业者,随着AI、工业软件、车联网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项目制用工、知识产权保护、跨境协作等新型挑战,昭明律师衷心希望通过本次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论坛暨《大连市软件行业人力资源合规管理白皮书》发布会,能够助力软件企业在创新加速与合规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